1.化浮选法
这是处理孔雀石和兰铜矿这类氧化铜矿石的一种较简单,较普遍的方法。硅孔雀石和赤铜矿的化比较困难,因此当矿石中氧化铜矿物主要为孔雀石和兰铜矿时,可采用化浮选法。
化时用量可达1~2kg/t。由于化生成的薄膜不稳固,经强烈搅拌容易脱落,而且本身易于氧化,所以在使用时应分批加入。另外,孔雀石和兰铜矿的化速度较快,故在实践中进行化时常不需要预先搅拌,而将化剂直接加入浮选槽,根据泡沫状态调整化剂用量。使槽出现明显的抑制现象,而在*二槽呈现良好的矿化泡沫。矿泥中含泥较多时须加分散剂,一般用水玻璃。
捕收剂一般用丁基黄药,或丁基黄药与黑药混合应用,浮选矿浆的PH值通常保持在9左右。若用量较少,不足以保持PH值时,在磨矿作业可加些石灰。化时加入适量酸铵、酸铝或酸等有助于矿物的化,改善浮选指标。
2.脂肪酸浮选法
脂肪酸及其皂类捕收剂能很好地浮选孔雀石及兰铜矿。当脉石矿物非碳酸盐类的氧化铜矿石可以考虑采用此法。当矿石中含有碳酸盐矿物或含有可被浮选的铁、锰氧化矿物时,此浮选法将失去选择性。
国外有混合应用化法与脂肪酸法的实践。先用及黄药浮起化铜及一部分氧化铜,以后再用脂肪酸浮选残余氧化铜。例如,赞比亚的恩昌加选厂,处理的矿石含铜4.7%,加入石灰500g/t(PH为9~9.5),(起泡剂)为10g/t,乙黄药60g/t,戊黄药35g/t,1kg/t,棕榈酸40g/t,燃料油75g/t,浮选精矿含铜达50%~55%。